「日本著名建筑」日本著名建筑公司有哪些
日本著名建筑
日本著名建筑公司有哪些
日本标志性建筑物有哪些?日本标志性建筑物有:1、金阁寺金阁寺建于1379年,原为足利义满将军的山庄,后改为禅寺。“金阁寺”一名源于足利义满修禅的舍利殿,因其外以金箔装饰,民众遂以金阁殿称之,寺院也因此被唤作金阁寺。2、姬路城姬路城也叫白鹭城,这个生动的名字得自它雪一样白色的外墙和翘起的蜿蜒屋檐。它供奉的是须佐之男和他的妻子奇稻田姬。须佐之男是斩杀八岐大蛇的英雄,奇稻田姬是他从八岐大蛇口中救下的少女。3、清水寺京都清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最知名的佛教寺庙。4、国立新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位于六本木,是日本占地面积最大的美术馆。美术馆由日本建筑界代表级人物黑川级章设计。其中一整面曲线优美的玻璃是美术馆最大的特色。5、光之教堂光之教堂绝对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教堂系列设计中的巅峰之作, 其他两座教堂远离尘嚣,位于风景宜人的山中。而光之教堂建造在城郊的住宅区,是一座老教堂的扩建工程,远远比不上另外两座教堂得天独厚的环境,但正是在这些诸多约束下,安藤忠雄创造出了另外两座教堂难以企及的艺术效果。日本建筑的风格特点:一、日本现代建筑的特点:1、外表简洁,装饰少,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广泛。2、喜欢体块模块化,简单的几何形体做体块。3、给人种静,干净,雅的感觉。二、日本古代建筑的特点:1、学习跟中国古建,但风格自成一派。2、不像中国的很多大红大绿,色彩鲜艳,日本建筑色彩素雅朴素的多,给人纤细秀雅感,中国的是气势宏大壮丽。3、融合了佛教的悲情怀,衍生出枯山水庭院,肃穆甚至缺乏高昂热情的风格。突出了静谧秀丽含蓄至极的东方特色。

日本标志性建筑物有:1、金阁寺金阁寺建于1379年,原为足利义满将军的山庄,后改为禅寺。“金阁寺”一名源于足利义满修禅的舍利殿,因其外以金箔装饰,民众遂以金阁殿称之,寺院也因此被唤作金阁寺。2、姬路城姬路城也叫白鹭城,这个生动的名字得自它雪一样白色的外墙和翘起的蜿蜒屋檐。它供奉的是须佐之男和他的妻子奇稻田姬。须佐之男是斩杀八岐大蛇的英雄,奇稻田姬是他从八岐大蛇口中救下的少女。3、清水寺京都清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最知名的佛教寺庙。4、国立新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国立新美术馆位于六本木,是日本占地面积最大的美术馆。美术馆由日本建筑界代表级人物黑川级章设计。其中一整面曲线优美的玻璃是美术馆最大的特色。5、光之教堂光之教堂绝对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教堂系列设计中的巅峰之作, 其他两座教堂远离尘嚣,位于风景宜人的山中。而光之教堂建造在城郊的住宅区,是一座老教堂的扩建工程,远远比不上另外两座教堂得天独厚的环境,但正是在这些诸多约束下,安藤忠雄创造出了另外两座教堂难以企及的艺术效果。日本建筑的风格特点:一、日本现代建筑的特点:1、外表简洁,装饰少,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广泛。2、喜欢体块模块化,简单的几何形体做体块。3、给人种静,干净,雅的感觉。二、日本古代建筑的特点:1、学习跟中国古建,但风格自成一派。2、不像中国的很多大红大绿,色彩鲜艳,日本建筑色彩素雅朴素的多,给人纤细秀雅感,中国的是气势宏大壮丽。3、融合了佛教的悲情怀,衍生出枯山水庭院,肃穆甚至缺乏高昂热情的风格。突出了静谧秀丽含蓄至极的东方特色。

日本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1、东京迪士尼乐园东京迪士尼乐园有着亚洲第一游乐园的美称,位于日本的的千叶县,以美国的迪士尼乐园为依据蓝本建造而成,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最受欢迎人气最高的一个游乐园,设施更新很快。2、东京塔东京塔是提到日本一定要提名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在1958年建成之后成为了世界第一高塔,所以也就让所有来到东京的人都一定要去亲眼看看这座东京塔,夜景也很美。3、晴空塔晴空塔被称为东京天空树,是非常能够代表日本的一个地标建筑,建成之后也有不少人把对东京塔的钟爱转移到了它的身上,周围商业区很发达。4、地标大厦东京的地标大厦是横滨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共有70层,是日本最高的一座大厦,也是最能够欣赏这个地方的美景的地方,在69层的观景空中花园中可以将横滨尽收眼底。5、天保山大摩天轮天保山大摩天轮是日本的一个最有标志性的摩天轮,在英国伦敦眼建成之前,是全世界最大最高的摩天轮,它的整个建筑以及摩天轮设施非常先进。
日本的标志性建筑是东京晴空塔。东京晴空塔,又称东京天空树、新东京铁塔,是位於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的电波塔,由东武铁道及其子公司东武塔晴空塔共同筹建,於2008年7月14日动工,2012年2月29日完工。同年5月22日正式启用。其高度为634,于2011年11月17日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第一高塔,成为全世界最高的塔式建筑,亦为世界第二高的人工构造物,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扩展资料:“东京天空树”呈圆柱形,建在一个三角形的底座上,随着高度的上升,塔身逐渐变细。贯穿塔身正中央的混凝土中心柱和覆盖在中心柱周围的轮廓柔和的钢筋骨架,分别表现了“粹”和 “雅”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在照明的方法上,“东京天空树”除了采用“上灯”,也使用了“下照”,即从上往下照的光。两个展望台向下散发的金色光辉,蕴含了设计者的深刻用心。在江户时代的风景画中,常常会看到远处披着雪的富士山,而像富士山一样从上向下扩展、下半部分呈现逐渐消失的视觉效果的设计,会让人联想起东京昔日的风景。

1、东京迪士尼乐园东京迪士尼乐园有着亚洲第一游乐园的美称,位于日本的的千叶县,以美国的迪士尼乐园为依据蓝本建造而成,一直以来都是日本最受欢迎人气最高的一个游乐园,设施更新很快。2、东京塔东京塔是提到日本一定要提名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它在1958年建成之后成为了世界第一高塔,所以也就让所有来到东京的人都一定要去亲眼看看这座东京塔,夜景也很美。3、晴空塔晴空塔被称为东京天空树,是非常能够代表日本的一个地标建筑,建成之后也有不少人把对东京塔的钟爱转移到了它的身上,周围商业区很发达。4、地标大厦东京的地标大厦是横滨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共有70层,是日本最高的一座大厦,也是最能够欣赏这个地方的美景的地方,在69层的观景空中花园中可以将横滨尽收眼底。5、天保山大摩天轮天保山大摩天轮是日本的一个最有标志性的摩天轮,在英国伦敦眼建成之前,是全世界最大最高的摩天轮,它的整个建筑以及摩天轮设施非常先进。
日本的标志性建筑是东京晴空塔。东京晴空塔,又称东京天空树、新东京铁塔,是位於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的电波塔,由东武铁道及其子公司东武塔晴空塔共同筹建,於2008年7月14日动工,2012年2月29日完工。同年5月22日正式启用。其高度为634,于2011年11月17日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第一高塔,成为全世界最高的塔式建筑,亦为世界第二高的人工构造物,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扩展资料:“东京天空树”呈圆柱形,建在一个三角形的底座上,随着高度的上升,塔身逐渐变细。贯穿塔身正中央的混凝土中心柱和覆盖在中心柱周围的轮廓柔和的钢筋骨架,分别表现了“粹”和 “雅”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在照明的方法上,“东京天空树”除了采用“上灯”,也使用了“下照”,即从上往下照的光。两个展望台向下散发的金色光辉,蕴含了设计者的深刻用心。在江户时代的风景画中,常常会看到远处披着雪的富士山,而像富士山一样从上向下扩展、下半部分呈现逐渐消失的视觉效果的设计,会让人联想起东京昔日的风景。
日本的标志性建筑是东京晴空塔。东京晴空塔,又称东京天空树、新东京铁塔,是位於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的电波塔,由东武铁道及其子公司东武塔晴空塔共同筹建,於2008年7月14日动工,2012年2月29日完工。同年5月22日正式启用。其高度为634,于2011年11月17日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第一高塔,成为全世界最高的塔式建筑,亦为世界第二高的人工构造物,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扩展资料:“东京天空树”呈圆柱形,建在一个三角形的底座上,随着高度的上升,塔身逐渐变细。贯穿塔身正中央的混凝土中心柱和覆盖在中心柱周围的轮廓柔和的钢筋骨架,分别表现了“粹”和 “雅”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在照明的方法上,“东京天空树”除了采用“上灯”,也使用了“下照”,即从上往下照的光。两个展望台向下散发的金色光辉,蕴含了设计者的深刻用心。在江户时代的风景画中,常常会看到远处披着雪的富士山,而像富士山一样从上向下扩展、下半部分呈现逐渐消失的视觉效果的设计,会让人联想起东京昔日的风景。

日本有什么著名,经典的建筑1、金阁寺金阁寺(假名:きんかくじ;英语:Golden Pavilion),正式名称为鹿苑寺(假名:ろくおんじ),位于日本国京都府京都市北区,是一座临济宗相国寺派的寺院,日本室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园。金阁寺其名称源自于日本室町时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法名,又因为寺内核心建筑"舍利殿"的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所以又称为"金阁寺"。金阁寺始建于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日本应永四年),在二战前日本政府就已将其列为国宝。1950年7月,寺中仅存的舍利殿被人纵火完全烧毁(即金阁寺放火事件),如今看到的舍利殿是1955年依照原样重新复建的,1987年又将全殿外壁的金箔装饰皆全面换新,成为目前的样子。2、 清水寺清水寺位于京都东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于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数次被烧毁并重建,后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堂前悬空的清水舞台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四周绿树环抱,春季时樱花烂漫,是京都的赏樱名所之一,秋季时红枫飒爽,又是赏枫胜地。清水寺的茶艺名列京都之首。3、姬路城(姬路乔)姬路城(ひめじじょう)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姬山(海拔45.6米)的古城堡,是该市主体象征,由于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因而也被称为白鹭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由于其保存度高,被称为"日本第一名城"。有很多时代剧和电影也在这里进行拍摄,或以姬路城作为已不复存在的江户城的象征。4、龙安寺石庭龙安寺由细川胜元始建于1450(宝德2)年,"应仁之乱"时被烧毁,1499(明应8)年重建。该庭园长方形,以白砂铺地,有大小15个石块分堆5处形成假山景象,是日本极具代表性的虚拟山水式庭园。5、奈良东大寺东大寺(平假名 とうだいじ )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为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东大寺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 东大寺,1998年作为古奈良的历史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上最高的塔,东京塔是日本标志性建筑,夜晚才是它最美的时刻
金阁寺。位于日本东京府是一座其中,
1、金阁寺:两层楼被金叶全部包裹,金阁寺也因此得名。2、清水寺:京都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最知名的佛教寺庙3、姬路城(姬路乔)是日本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堡
1、金阁寺:两层楼被金叶全部包裹,金阁寺也因此得名。2、 清水寺:京都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最知名的佛教寺庙3、姬路城(姬路乔)是日本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堡之一4、地中美术馆:位于旅游胜地直岛,日本著名建筑家安藤忠雄设计5、木魂馆:箱形大梁木结构体育馆 6、龙安寺石庭7、奈良东大寺

1、金阁寺金阁寺(假名:きんかくじ;英语:Golden Pavilion),正式名称为鹿苑寺(假名:ろくおんじ),位于日本国京都府京都市北区,是一座临济宗相国寺派的寺院,日本室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园。金阁寺其名称源自于日本室町时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法名,又因为寺内核心建筑"舍利殿"的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所以又称为"金阁寺"。金阁寺始建于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日本应永四年),在二战前日本政府就已将其列为国宝。1950年7月,寺中仅存的舍利殿被人纵火完全烧毁(即金阁寺放火事件),如今看到的舍利殿是1955年依照原样重新复建的,1987年又将全殿外壁的金箔装饰皆全面换新,成为目前的样子。2、 清水寺清水寺位于京都东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于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数次被烧毁并重建,后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本堂前悬空的清水舞台是日本国宝级文物,四周绿树环抱,春季时樱花烂漫,是京都的赏樱名所之一,秋季时红枫飒爽,又是赏枫胜地。清水寺的茶艺名列京都之首。3、姬路城(姬路乔)姬路城(ひめじじょう)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姬山(海拔45.6米)的古城堡,是该市主体象征,由于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因而也被称为白鹭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由于其保存度高,被称为"日本第一名城"。有很多时代剧和电影也在这里进行拍摄,或以姬路城作为已不复存在的江户城的象征。4、龙安寺石庭龙安寺由细川胜元始建于1450(宝德2)年,"应仁之乱"时被烧毁,1499(明应8)年重建。该庭园长方形,以白砂铺地,有大小15个石块分堆5处形成假山景象,是日本极具代表性的虚拟山水式庭园。5、奈良东大寺东大寺(平假名 とうだいじ )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为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东大寺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 东大寺,1998年作为古奈良的历史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上最高的塔,东京塔是日本标志性建筑,夜晚才是它最美的时刻
金阁寺。位于日本东京府是一座其中,
1、金阁寺:两层楼被金叶全部包裹,金阁寺也因此得名。2、清水寺:京都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最知名的佛教寺庙3、姬路城(姬路乔)是日本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堡
1、金阁寺:两层楼被金叶全部包裹,金阁寺也因此得名。2、 清水寺:京都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最知名的佛教寺庙3、姬路城(姬路乔)是日本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堡之一4、地中美术馆:位于旅游胜地直岛,日本著名建筑家安藤忠雄设计5、木魂馆:箱形大梁木结构体育馆 6、龙安寺石庭7、奈良东大寺
世界上最高的塔,东京塔是日本标志性建筑,夜晚才是它最美的时刻
金阁寺。位于日本东京府是一座其中,
1、金阁寺:两层楼被金叶全部包裹,金阁寺也因此得名。2、清水寺:京都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最知名的佛教寺庙3、姬路城(姬路乔)是日本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堡
1、金阁寺:两层楼被金叶全部包裹,金阁寺也因此得名。2、 清水寺:京都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最知名的佛教寺庙3、姬路城(姬路乔)是日本保存最为完好的城堡之一4、地中美术馆:位于旅游胜地直岛,日本著名建筑家安藤忠雄设计5、木魂馆:箱形大梁木结构体育馆 6、龙安寺石庭7、奈良东大寺

日本都有什么著名建筑? 奈良东大寺,东大寺(平假名 とうだいじ )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为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东大寺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 东大寺,1998年作为古奈良的历史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佛寺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建立的。东大寺是全国68所国分寺的总寺院。因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东,所以被称作东大寺。又称大华严寺,金色光明四大天王护国寺。另外有西大寺。东大寺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大佛殿内,放置着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卢舍那佛。东大寺院内还有南大门、二月堂、三月堂、正仓院等。南大门有很著名的双体金刚力士像。二月堂能够俯视大佛殿和眺望奈良市区。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在这里设坛授戒。1997年秋,出席“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的三国代表曾在这里共同举行了祈祷世界和平法会。8世纪上半叶大佛殿以东,若草山麓建立起了寺院的前身。据《东大寺要录》记载,天平5年(733年)若草山麓创建的金钟寺是东大寺的起源。另有一说,据正史《续日本记》载,神亀5年(728年),第45代天皇圣武天皇与光明皇后的皇子菩提早逝,为此在若草山麓设山房,常住有僧侣9人,此为金钟寺之前身。据载金钟寺在8世纪中叶设有羂索堂、千手堂等,据推测羂索堂应为现在的法华堂(又称三月堂、本尊为不空羂索观音)。天平12年(740)发生藤原广嗣之乱以来,奈良废都,政治中枢辗转于恭仁京(今京都府相乐郡加茂町)、近江(滋贺)紫香乐宫、难波宫(今大阪市东区法圆坂町)之间,社会极度混乱。为求国泰民安,圣武天皇下诏各国兴建国分寺、国分尼寺。天平13年(741年)国分寺建立之诏发布,翌天平14年(742年),金钟寺被定为大和国的国分寺,更寺名为金光明寺。大佛的铸造始于天平19年(747年),“东大寺”之寺号应该是始于此时。另外,监管东大寺建设的“造东大寺司”的可考最初史料记载为天平20年(748年)。
姬路城(ひめじじょう)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姬山(海拔45.6米)的古城堡,是该市主体象征,由于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因而也被称为白鹭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由于其保存度高,被称为“日本第一名城”。有很多时代剧和电影也在这里进行拍摄,或以姬路城作为已不复存在的江户城的象征。姬路城最早建成于1346年(正平元年),现存建筑大多建于17世纪早期,城堡由83座建筑物组成,它拥有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和精巧的防护装置。姬路城是17世纪早期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典范,而日本在这个时代的防御建筑技术则达到顶峰。包括主要城堡主楼的8座建筑被视为国宝,其余74座建筑被确认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保存完好的建筑物和外围工事在给世人展示了伟大遗产的同时,又体现了日本城堡建筑的精致和战略防御技能。姬路城天守阁属于连立式天守阁,由大天守阁和三座小天守阁组成,大天守阁采用四箱叠加的建筑构造,是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的七层建筑,各层之间用两根木柱(长25米,最大直径95厘米)贯穿其间。基础结构:天守阁最基础部分是地基,目的在于防止严重的地面沉陷以及保护由地震带来的损伤,当这个基础工作已结束时,圬工业已完成。圬工有三种施作工法:“Kirikomihagi、Uchikomihagi以及Nozura”:过程中K工法累积石块到倾斜三十度,U工法倾斜三十六度以及N工法倾斜四十五度,其危险之处在于尚未完成前可能产生的崩塌,直到倾斜约四十度时。姬路城墙使用这种大曲线型建造的目的在于分散主城塔(天守阁)负担于城墙上超过5700吨的垂直向重量,同时符合强大地震时所需,并且这种曲状结构可避免雨水停留在边缘角落,使得雨水可以一并集中在集水管,同时,这种构造在砖石未上灰浆或其他灰泥前可避开碰触,并防止水残留在凹陷处,墙体中央部分的图样类似小孩子的胡乱堆砌,曲型墙结构创造最大曲度,也为它创造更多的美感经验。柱梁结构:由三面石墙围起来的地基建筑加上其上面的六层,总共七层,正中有东西两根从地基建起而直达第六层的大柱(直径为0.95公尺、高为25公尺)。整体构造是采用堆积重叠的轴结构,用通柱分别自地基至第二层,从三层至四层,由五层至六层构成三个共同体,然后用横梁来巩固通柱,以形成各层的地板结构;而横梁和通柱上的大梁则插入中央的大柱,如此可使三个共同体得以结合成一体。回廊:每隔一个开间(约2公尺)就有一个中柱,如加上中间支柱,那就每隔半间(约1公尺)就有一根柱子;此外,各个角隅架设和支柱同样尺寸的对角斜柱以增加耐震性,可说是极坚固的构造。初期的“天守”只有下方是“大壁构造”(像土仓库墙壁,从正面看不到柱子),嗣后为了美观和防护上需求,在墙壁上全部涂上白色灰浆,窗格也在装上铁板后同样施作。屋顶:在山形墙上加上锯齿或波浪状斜板,美化各层的外观而使之看来富有变化。
金阁寺(假名:きんかくじ;英语:Golden Pavilion),正式名称为鹿苑寺(假名:ろくおんじ),位于日本国京都府京都市北区,是一座临济宗相国寺派的寺院,日本室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园。金阁寺其名称源自于日本室町时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法名,又因为寺内核心建筑“舍利殿”的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所以又称为“金阁寺”。金阁寺始建于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日本应永四年),在二战前日本政府就已将其列为国宝。1950年7月,寺中仅存的舍利殿被人纵火完全烧毁(即金阁寺放火事件),如今看到的舍利殿是1955年依照原样重新复建的,1987年又将全殿外壁的金箔装饰皆全面换新,成为目前的样子。1994年12月,鹿苑寺寺院全境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建筑。鹿苑寺现址原为镰仓时代西园寺家所拥有的宅邸,为藤原公经(后改名西园寺公经)所建,曾经荣华一时,但在历经多代之后因为缺乏整理而倾圮。应永元年(1394年)足利义满以位于河内国的领地与西园寺家交换获得这块当时称为“北山第”的山庄,开始大兴土木整理改建。隔年他卸下征夷大将军职位让渡给其子足利义持并出家入道,只保留太政大臣的头衔督政,应永四年(1397年)他将北山第改名为“北山殿”,并且以舍利殿作为自己修禅的场所。由于义满将舍利殿修筑得金碧辉煌,当时的人就已称其为“金阁殿”。义满死后,其子遵照他的遗愿,劝请梦窗国师开山,将北山殿由宅邸用途改为禅寺,并以义满的法号命名为鹿苑寺,山号则为“北山”。

奈良东大寺,东大寺(平假名 とうだいじ )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又称为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等。东大寺位于平城京(今奈良)东,是南都七大寺之一,距今约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 东大寺,1998年作为古奈良的历史遗迹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佛寺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建立的。东大寺是全国68所国分寺的总寺院。因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东,所以被称作东大寺。又称大华严寺,金色光明四大天王护国寺。另外有西大寺。东大寺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大佛殿内,放置着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卢舍那佛。东大寺院内还有南大门、二月堂、三月堂、正仓院等。南大门有很著名的双体金刚力士像。二月堂能够俯视大佛殿和眺望奈良市区。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在这里设坛授戒。1997年秋,出席“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的三国代表曾在这里共同举行了祈祷世界和平法会。8世纪上半叶大佛殿以东,若草山麓建立起了寺院的前身。据《东大寺要录》记载,天平5年(733年)若草山麓创建的金钟寺是东大寺的起源。另有一说,据正史《续日本记》载,神亀5年(728年),第45代天皇圣武天皇与光明皇后的皇子菩提早逝,为此在若草山麓设山房,常住有僧侣9人,此为金钟寺之前身。据载金钟寺在8世纪中叶设有羂索堂、千手堂等,据推测羂索堂应为现在的法华堂(又称三月堂、本尊为不空羂索观音)。天平12年(740)发生藤原广嗣之乱以来,奈良废都,政治中枢辗转于恭仁京(今京都府相乐郡加茂町)、近江(滋贺)紫香乐宫、难波宫(今大阪市东区法圆坂町)之间,社会极度混乱。为求国泰民安,圣武天皇下诏各国兴建国分寺、国分尼寺。天平13年(741年)国分寺建立之诏发布,翌天平14年(742年),金钟寺被定为大和国的国分寺,更寺名为金光明寺。大佛的铸造始于天平19年(747年),“东大寺”之寺号应该是始于此时。另外,监管东大寺建设的“造东大寺司”的可考最初史料记载为天平20年(748年)。
姬路城(ひめじじょう)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姬山(海拔45.6米)的古城堡,是该市主体象征,由于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因而也被称为白鹭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由于其保存度高,被称为“日本第一名城”。有很多时代剧和电影也在这里进行拍摄,或以姬路城作为已不复存在的江户城的象征。姬路城最早建成于1346年(正平元年),现存建筑大多建于17世纪早期,城堡由83座建筑物组成,它拥有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和精巧的防护装置。姬路城是17世纪早期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典范,而日本在这个时代的防御建筑技术则达到顶峰。包括主要城堡主楼的8座建筑被视为国宝,其余74座建筑被确认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保存完好的建筑物和外围工事在给世人展示了伟大遗产的同时,又体现了日本城堡建筑的精致和战略防御技能。姬路城天守阁属于连立式天守阁,由大天守阁和三座小天守阁组成,大天守阁采用四箱叠加的建筑构造,是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的七层建筑,各层之间用两根木柱(长25米,最大直径95厘米)贯穿其间。基础结构:天守阁最基础部分是地基,目的在于防止严重的地面沉陷以及保护由地震带来的损伤,当这个基础工作已结束时,圬工业已完成。圬工有三种施作工法:“Kirikomihagi、Uchikomihagi以及Nozura”:过程中K工法累积石块到倾斜三十度,U工法倾斜三十六度以及N工法倾斜四十五度,其危险之处在于尚未完成前可能产生的崩塌,直到倾斜约四十度时。姬路城墙使用这种大曲线型建造的目的在于分散主城塔(天守阁)负担于城墙上超过5700吨的垂直向重量,同时符合强大地震时所需,并且这种曲状结构可避免雨水停留在边缘角落,使得雨水可以一并集中在集水管,同时,这种构造在砖石未上灰浆或其他灰泥前可避开碰触,并防止水残留在凹陷处,墙体中央部分的图样类似小孩子的胡乱堆砌,曲型墙结构创造最大曲度,也为它创造更多的美感经验。柱梁结构:由三面石墙围起来的地基建筑加上其上面的六层,总共七层,正中有东西两根从地基建起而直达第六层的大柱(直径为0.95公尺、高为25公尺)。整体构造是采用堆积重叠的轴结构,用通柱分别自地基至第二层,从三层至四层,由五层至六层构成三个共同体,然后用横梁来巩固通柱,以形成各层的地板结构;而横梁和通柱上的大梁则插入中央的大柱,如此可使三个共同体得以结合成一体。回廊:每隔一个开间(约2公尺)就有一个中柱,如加上中间支柱,那就每隔半间(约1公尺)就有一根柱子;此外,各个角隅架设和支柱同样尺寸的对角斜柱以增加耐震性,可说是极坚固的构造。初期的“天守”只有下方是“大壁构造”(像土仓库墙壁,从正面看不到柱子),嗣后为了美观和防护上需求,在墙壁上全部涂上白色灰浆,窗格也在装上铁板后同样施作。屋顶:在山形墙上加上锯齿或波浪状斜板,美化各层的外观而使之看来富有变化。
金阁寺(假名:きんかくじ;英语:Golden Pavilion),正式名称为鹿苑寺(假名:ろくおんじ),位于日本国京都府京都市北区,是一座临济宗相国寺派的寺院,日本室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园。金阁寺其名称源自于日本室町时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法名,又因为寺内核心建筑“舍利殿”的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所以又称为“金阁寺”。金阁寺始建于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日本应永四年),在二战前日本政府就已将其列为国宝。1950年7月,寺中仅存的舍利殿被人纵火完全烧毁(即金阁寺放火事件),如今看到的舍利殿是1955年依照原样重新复建的,1987年又将全殿外壁的金箔装饰皆全面换新,成为目前的样子。1994年12月,鹿苑寺寺院全境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建筑。鹿苑寺现址原为镰仓时代西园寺家所拥有的宅邸,为藤原公经(后改名西园寺公经)所建,曾经荣华一时,但在历经多代之后因为缺乏整理而倾圮。应永元年(1394年)足利义满以位于河内国的领地与西园寺家交换获得这块当时称为“北山第”的山庄,开始大兴土木整理改建。隔年他卸下征夷大将军职位让渡给其子足利义持并出家入道,只保留太政大臣的头衔督政,应永四年(1397年)他将北山第改名为“北山殿”,并且以舍利殿作为自己修禅的场所。由于义满将舍利殿修筑得金碧辉煌,当时的人就已称其为“金阁殿”。义满死后,其子遵照他的遗愿,劝请梦窗国师开山,将北山殿由宅邸用途改为禅寺,并以义满的法号命名为鹿苑寺,山号则为“北山”。
姬路城(ひめじじょう)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姬山(海拔45.6米)的古城堡,是该市主体象征,由于其白色的外墙和蜿蜒屋檐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白鹭,因而也被称为白鹭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由于其保存度高,被称为“日本第一名城”。有很多时代剧和电影也在这里进行拍摄,或以姬路城作为已不复存在的江户城的象征。姬路城最早建成于1346年(正平元年),现存建筑大多建于17世纪早期,城堡由83座建筑物组成,它拥有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和精巧的防护装置。姬路城是17世纪早期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典范,而日本在这个时代的防御建筑技术则达到顶峰。包括主要城堡主楼的8座建筑被视为国宝,其余74座建筑被确认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保存完好的建筑物和外围工事在给世人展示了伟大遗产的同时,又体现了日本城堡建筑的精致和战略防御技能。姬路城天守阁属于连立式天守阁,由大天守阁和三座小天守阁组成,大天守阁采用四箱叠加的建筑构造,是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的七层建筑,各层之间用两根木柱(长25米,最大直径95厘米)贯穿其间。基础结构:天守阁最基础部分是地基,目的在于防止严重的地面沉陷以及保护由地震带来的损伤,当这个基础工作已结束时,圬工业已完成。圬工有三种施作工法:“Kirikomihagi、Uchikomihagi以及Nozura”:过程中K工法累积石块到倾斜三十度,U工法倾斜三十六度以及N工法倾斜四十五度,其危险之处在于尚未完成前可能产生的崩塌,直到倾斜约四十度时。姬路城墙使用这种大曲线型建造的目的在于分散主城塔(天守阁)负担于城墙上超过5700吨的垂直向重量,同时符合强大地震时所需,并且这种曲状结构可避免雨水停留在边缘角落,使得雨水可以一并集中在集水管,同时,这种构造在砖石未上灰浆或其他灰泥前可避开碰触,并防止水残留在凹陷处,墙体中央部分的图样类似小孩子的胡乱堆砌,曲型墙结构创造最大曲度,也为它创造更多的美感经验。柱梁结构:由三面石墙围起来的地基建筑加上其上面的六层,总共七层,正中有东西两根从地基建起而直达第六层的大柱(直径为0.95公尺、高为25公尺)。整体构造是采用堆积重叠的轴结构,用通柱分别自地基至第二层,从三层至四层,由五层至六层构成三个共同体,然后用横梁来巩固通柱,以形成各层的地板结构;而横梁和通柱上的大梁则插入中央的大柱,如此可使三个共同体得以结合成一体。回廊:每隔一个开间(约2公尺)就有一个中柱,如加上中间支柱,那就每隔半间(约1公尺)就有一根柱子;此外,各个角隅架设和支柱同样尺寸的对角斜柱以增加耐震性,可说是极坚固的构造。初期的“天守”只有下方是“大壁构造”(像土仓库墙壁,从正面看不到柱子),嗣后为了美观和防护上需求,在墙壁上全部涂上白色灰浆,窗格也在装上铁板后同样施作。屋顶:在山形墙上加上锯齿或波浪状斜板,美化各层的外观而使之看来富有变化。
金阁寺(假名:きんかくじ;英语:Golden Pavilion),正式名称为鹿苑寺(假名:ろくおんじ),位于日本国京都府京都市北区,是一座临济宗相国寺派的寺院,日本室町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园。金阁寺其名称源自于日本室町时代著名的足利氏第三代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法名,又因为寺内核心建筑“舍利殿”的外墙全是以金箔装饰,所以又称为“金阁寺”。金阁寺始建于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日本应永四年),在二战前日本政府就已将其列为国宝。1950年7月,寺中仅存的舍利殿被人纵火完全烧毁(即金阁寺放火事件),如今看到的舍利殿是1955年依照原样重新复建的,1987年又将全殿外壁的金箔装饰皆全面换新,成为目前的样子。1994年12月,鹿苑寺寺院全境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财”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建筑。鹿苑寺现址原为镰仓时代西园寺家所拥有的宅邸,为藤原公经(后改名西园寺公经)所建,曾经荣华一时,但在历经多代之后因为缺乏整理而倾圮。应永元年(1394年)足利义满以位于河内国的领地与西园寺家交换获得这块当时称为“北山第”的山庄,开始大兴土木整理改建。隔年他卸下征夷大将军职位让渡给其子足利义持并出家入道,只保留太政大臣的头衔督政,应永四年(1397年)他将北山第改名为“北山殿”,并且以舍利殿作为自己修禅的场所。由于义满将舍利殿修筑得金碧辉煌,当时的人就已称其为“金阁殿”。义满死后,其子遵照他的遗愿,劝请梦窗国师开山,将北山殿由宅邸用途改为禅寺,并以义满的法号命名为鹿苑寺,山号则为“北山”。

日本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日本的标志性建筑是东京晴空塔。东京晴空塔,又称东京天空树、新东京铁塔,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的电波塔,由东武铁道及其子公司东武塔晴空塔共同筹建,於2008年7月14日动工,2012年2月29日完工、同年5月22日正式启用。其高度为634米,於2011年11月17日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第一高塔,成为全世界最高的塔式建筑,亦为世界第二高的人工构造物,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东京晴空塔的建筑特色:东京晴空塔的的基部为三角形,往上逐渐转变为圆形,并在350公尺及450公尺处各设一座观景台。在铁塔本体旁,另有兴建一栋地上31层、地下3层的附属大楼,命名为东京晴空塔东塔,由业主东武铁道委托住商大楼管理代为营运,主要作为出租商办使用,并预定设置约1,100个车位的停车场。

日本的标志性建筑是东京晴空塔。东京晴空塔,又称东京天空树、新东京铁塔,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的电波塔,由东武铁道及其子公司东武塔晴空塔共同筹建,於2008年7月14日动工,2012年2月29日完工、同年5月22日正式启用。其高度为634米,於2011年11月17日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第一高塔,成为全世界最高的塔式建筑,亦为世界第二高的人工构造物,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东京晴空塔的建筑特色:东京晴空塔的的基部为三角形,往上逐渐转变为圆形,并在350公尺及450公尺处各设一座观景台。在铁塔本体旁,另有兴建一栋地上31层、地下3层的附属大楼,命名为东京晴空塔东塔,由业主东武铁道委托住商大楼管理代为营运,主要作为出租商办使用,并预定设置约1,100个车位的停车场。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